高维度思考法

高维度思考法

作者:【日】细谷功,程亮分类:人生哲学状态:连载中字数:29718 万更新时间:2020/4/9 17:40:13最新章节:2.1 “知(识)的困境”
简介: 高维度思考法,一直在解决问题的人,永远不可能发现问题。理解“发现问题的思路”,意识到“无知、未知”,就能获得打破“常识之墙”的创意。现阶段,我们往往被“解决问题型”的价值观所支配,在已知的范围内努力解决已经存在的问题。 然而,“靠知识量取胜”和“解决既有问题”已不再是我们该努力的课题,发现并定义存在于未知领域内的问题才是我们更应该做的。 书中以伊索寓言中的“蚂蚁和蝈蝈”来做比喻,分析“解决问题型”和“发现问题型”这两种思考方式的不同和特征。指出擅长解决既有问题的人并不擅长发现问题,反之亦然。 但是这二者在企业中同时存在,掌握发现问题的思考方式,自觉认识到自己原本在哪些部分上占优势,思考如何活用自己的长处,克服自己的短处,才是最关键的。 同时,为了更好地在未知领域中发现问题,书中还介绍了三种提升视角或思考“维度”的方法,让大家更好地发现问题,正确定义问题,从而做到真正的问题解决。
《高维度思考法》最新章节
2.1 “知(识)的困境”
PART Ⅱ “解决问题”的困境 能“解决问题”的人不能“发现问题”
德鲁克所说的“无知”的活用法
你能做到unlearning(舍却所学)吗?
用无知重置既有知识
“元认知”是基于“无知之知”的意识的原点
1.5 苏格拉底和德鲁克所提倡的 “无知”的两种视角
“无知管理”的思维方式
“无知、未知”和“知”的循环
“知”和“未知”扩张的边界
1.4 已知和未知的不可逆循环
关于无知的对立轴
通过“维度”所见的三种无知
“无知、未知”和“三个领域”
1.3 “无知、未知”的思考框架
《高维度思考法》正文卷
封面
版权信息
前言
PART Ⅰ “知”与“无知、未知”阐明其结构
1.1 “未知的未知”这一死角
你能列举出几个“便利店里不出售的东西”?
拉姆斯菲尔德所说的“未知的未知”
“常识”是位于“已知的未知”外侧的墙
1.2 “知”是“事实和解释的组合”
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解释”
事实是零维,解释是N维
解释就是“分”和“连”
“画线”须明确“方向”和“长度”
知识是“可重现”的快照
想象和创造是指“知识的重构”
1.3 “无知、未知”的思考框架
“无知、未知”和“三个领域”
通过“维度”所见的三种无知
关于无知的对立轴
1.4 已知和未知的不可逆循环
“知”和“未知”扩张的边界
“无知、未知”和“知”的循环
“无知管理”的思维方式
1.5 苏格拉底和德鲁克所提倡的 “无知”的两种视角
“元认知”是基于“无知之知”的意识的原点
用无知重置既有知识
你能做到unlearning(舍却所学)吗?
德鲁克所说的“无知”的活用法
PART Ⅱ “解决问题”的困境 能“解决问题”的人不能“发现问题”
2.1 “知(识)的困境”
辞海